■ 觀察家
  繼承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從學謙詞敬語開始,可以不說“您”,但不能不說“請”、“你們好”、“麻煩大家”和“對不起”等等。
  日前,筆者應邀參加世界語言大會。一齣車站,幾個大學生志願者的語言便嚇了我三跳:你們是開會的嗎?嚇我一跳;你叫什麼,自己在這兒找(遞過一張紙),嚇我二跳;在這兒等吧,還有兩個呢,嚇我三跳。由於是參加語言大會,便想到志願者語言應該講究點兒,便發了微博,善意提醒。
  這件事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。說大不大就是說孩子們沒什麼大錯,只是不大會說話而已;說小不小則是由此事我聯想到很多場合、很多時候和當著很多人的情況下,不會用謙詞敬語的不僅是孩子們,還包括許多大人們。於是,我感慨說:不怪孩子們,怪大人,怪家庭,怪學校。
  謙詞敬語就是用禮貌的語言自謙和敬人的話。漢語中用於自謙的,稱為謙詞;用於對他人表示敬意的,稱為敬語。例如,我們在交流中,常用的謙詞有“家父”、“家母”、“舍弟”等,這是用“家”、“舍”來謙稱自己的父母、弟妹。“令”則是敬語,表示對對方的敬重,如稱別人的父母為“令尊”、“令堂”,稱別人的兒女可用“令郎”、“令愛”。
  與此相對,謙稱自己的作品為“拙作”,稱自己的看法為“鄙見”、“愚見”、“淺見”等。
  謙詞敬語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一部分,它既包含了幾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韻味,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禮儀規範,還體現出人內心的敬仰、修養和所受的教養。
  作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,謙詞敬語經過幾千年積澱,閃爍著燦爛的光芒,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產。我們當然可以做必要的簡化,也可以根據時代的變化做些詞語調整,但謙詞敬語所表達出來的對人的尊和敬的精神實質是毫不過時的。當下各地重在保護文化古跡這樣有形的文化遺產,也應當繼承如謙詞敬語這樣的無形文化資產。
  我們應當看到,謙詞敬語的作用在當今社會遠不止禮儀規範。它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潤滑劑,還是寄托情感的外在表達,更是不同群體之間情感認知和理解溝通的橋梁。我們常說的醫患關係、警民關係、師生關係、官員和公眾的關係等等有些緊張,如果雙方多使用謙詞敬語,我們的社會會減少許多衝突和矛盾,和諧許多,美好許多。所以,學謙詞敬語不僅僅是繼承中華優秀傳統的事兒,還是現實社會迫切的需要。
  正因為如此,我非常贊賞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題《談談老規矩》,該題目緊貼社會現實需要,解當下之所急;同樣,正因為如此,我在語文版教材中將謙詞敬語作為重要的內容之一,讓學生記住並且練習口語交際和寫作,以加強這方面的熏陶。
  在此,我呼籲全社會學學謙詞敬語,尤其是大中小學的老師和學生們。繼承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從學謙詞敬語開始,可以不說“您”,但不能不說“請”、“你們好”、“麻煩大家”和“對不起”等等。
  □王旭明(教育部前發言人、語文出版社社長)  (原標題:呼籲全社會學學謙詞敬語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a40kaxq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